全副武装是成语吗?
是成语。
全副武装,汉语成语,拼音是quán fù wǔ zhuāng,意思是形容对人或对事情准备充分,特指在装备和技术方面的准备。最早是应用于对部队武器装备的形容方面。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全副武装
拼音 quán fù wǔ zhuāng
例句 新时期,全副武装的解放军到国外参加维和行动了。
用处
多用于军事方面、学业方面
释义
形容对人或对事情准备充分
类型
词语
全副武装。是好词吗?
全副武装是中性词,既可以用在好人身上,也可以用在坏人身上。
军训时全副武装有多少斤?
重装五公里跑全副武装,携带总重量一般不少于25公斤。全副武装所携带装备包括枪,弹匣四个,训练木柄手榴弹四枚,挎包水壶,凯夫拉头盔,以及背囊,跑步之前背囊要称重,一般不得低于25公斤。各部队训练标准存在差异。
野战部队及特种部队标准还要高。训练时负重几十公斤正常,有时抗炮管,圆木也是常有的。
有没有这两个词语,全副武装,全身武装?
“全副武装”的说法是有的,后边一个“全身武装”的说法没有见到过。
全副武装,最早是应用于对部队武器装备的形容方面,特指在装备和技术方面的准备。也指对人或对事情准备充分。后面的全身武装的说法,更多是见过“武装到牙齿”一词,源于从前的南美沿海地区,特别是北海岸地区海盗横行,这些海盗凶狠异常,除了两手持武器外,嘴上通常还咬着一把刀。由此有了这个典故,后来形容全副武装的人或武装到极限的人。
全副武装是指哪些装备,全重多少Kg?
宋以后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铠甲趋向地增厚增重,明史记载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铁甲连盔重五十七斤,如上兵器和其他装备,每个士兵的负重为八十八斤半。这是我国重步兵负重的最高峰,这个数字远高于欧洲重甲士兵
形容全副武装的成语有哪些?
披坚执锐] pī jiān zhí ruì
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被甲执兵] pī jiǎ zhí bīng
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兵:兵器。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被甲持兵] pī jiǎ chí bīng
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裹粮坐甲] guǒ liáng zuò jiǎ
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荷枪实弹] hé qiāng shí dàn
荷:扛。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
[擐甲挥戈] huàn jiǎ huī gē
擐:穿上。甲:铠甲。戈:武器。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全副武装,英勇顽强。亦作“擐甲操戈”、“擐甲持戈”。
[秣马厉兵] mò mǎ lì bīng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厉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枕戈待旦] zhěn gē dài dàn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严阵以待] yán zhèn yǐ dài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全面武装和全副武装区别?
区别:
全面武装多指大单位,某集体或部队等组织进行全方位的武装,对相关设施及武器弹药加紧调配,全员到位,以此来提高作战及防御斗争能力,做好战斗前准备。
全副武装多指个人对自己全部进行武装,从着装,携带装备及武器弹药,都按要求落实到位。
全副武装是什么意思?
答:全副武装简单解释就是军队在作战前或者说在执行任务前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这里包括人员的准备,和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工作还有就是在行动之前所有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引导和动员等等,还有就是特殊时期,特殊单位在执行特殊任务时的前期准备工作,举个例子在我国首次武汉疫情时期所有医疗队和所有支援队伍都可以说是全副武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