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研究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观察自己的课堂,提高观察力 (1)开始观察.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理念,似乎为大部分的教师接受, 但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接受更多的是对理论性知识的接受,不能 完全有效地指导纷繁复杂的教学活动.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观察力,重 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 (2)重点观察.在进行课堂观察活动时,我们不仅要面向全体,对 课堂的全面情况加以观察调

2.

观察别人的课堂,提高观察力 (1)合作观察.合作观察,强调合作成员之间合理的分工,教研组 长、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通过合作,建立起对话与合作的 机制,增强对课堂研究的力量,能够大大提高合作组中教师的课堂观察能 (2)系统观察.教师对自己课堂的观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更加注重的是对细节的观察,而教师观察别人课堂则是在细节观察的基

3.

通过同事对自己课堂的观察,提高观察力 (1)开放观察.在同事观察自己的课堂的过程中,

课堂观察的类型有哪些?

摘 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课堂观察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资料收集的方式以及资料本身的属性来划分,课堂观察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前者指观察者运用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观察;一般有一定的分类体系或具体的观察工具。对预先设置的分类下的行为进行记录。这种观察记录的结果一般是一些规范的数据。后者指观察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收集对课堂事件进行细节描述的信息材料,资料收集的规则是灵活的。是基于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并通过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文字记录现场感受和领悟。

课堂观察与评课的区别?

二者含义不同。课堂观察的意思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而评课的意思是指对照教学目标评价课堂教学。

课堂观察的全面性原则?

1.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行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公正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要客观,资料必须真实可靠,进行严格的查证核实;要全面收集资料,防止以偏盖全;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要客观、科学,结论必须经过证实或实践检验,保证其客观性、科学性。

(2)尊重规律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必须尊重教育规律、科研规律、教师成长规律、学生发展规律等。人不尊重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3)有所创造
科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创新性和应用性。课堂观察应致力于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并为课堂改进服务。

(4)公众利益优先
科学研究的历史表明,任何科学成果(比如核技术)都是双刃剑;在进行课堂观察的过程中,要尊重公众利益,恰当展示和运用观察结果,避免损害公众利益。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收到了很多数据,这是量的观察,我们还必须找到事物的界限,把量的观察上升到质的高度,否则其结果的价值便会大折扣。

什么是课堂观察研究?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基本步骤

编辑

(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课堂观察的内容有哪些?

课堂观察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包括思维状态、参与程度、情绪状态、交往行为、生成状态五个方面。

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才能实现,而有效的课堂调控首先是建立在有效的观察上的。因此,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的神态表情,实验操作,以及课堂提问的反馈信息等,都应作为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的观察视野之中。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观察(一)课堂观察的步骤与基本要求课堂观察是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观察者只有清楚观察的目的,才能收集到更确切有效的资料,才能确保观察的有效性。课堂观察前,首先要明确本次课堂观察的目的和任务目标,其次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然后确立恰当的观察视角和观察工具,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课堂观察常用的主要工具有定量观察量表、定性观察分析提纲、摄像机等。制定观察的量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观察量表制定的科学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观察效果的好与差。观察量表的制定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实际等方面综合设计,它同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和优化。定量观察是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需要对观察的课堂现象进行量化,以便进行科学分析。这种观察直观、简约、有说服力,便于操作。关键是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有可能发生的行为,通过观察对所列行为的频率进行记数(如下面表1所示)。定性课堂观察是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观察结果的呈现形式是非数字化的,主要是归纳法,并且资料分析在观察的过程中就进行着。其主要优点是:能整体把握对课堂的真实感受;能体现评课人对课堂现象的理解、思考和深层次分析;能灵活地抓住个别有价值的细节;能简便、自由地记录;能主动地、有导向地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定性量表的制定要周密、细致、科学、严谨,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观察学生的教师,如观察“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的应靠近学生就座,特别是选择“优生”与“学困生”相对集中的位置观察;需要合作的,如观察“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学生的应答方式”的,可以坐在一起观察,便于观察时能相互协调。如果观察维度主要是教师的教学,为减少对课堂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应选择在教室中学生座位背后就座,开展观察。被观察者(教师和学生)一般会对观察者抱有戒备心理,这种心理可能会导致被观察的课堂不同于平日的课堂。也就是说当有人来观察课堂时,会使课堂情形或多或少失真。为了减少这种戒备心理,被观察者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他是来帮助我的,我非常感谢他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听我的课,有别人的帮助我这次肯定要提高。观察者要意识到: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观察别人的课堂能让我发现问题引以为戒,发现优点发展自己,谢谢你为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发展资源。每一个观察者首先应以学习者的身份来听课观察,观察要做到五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要尽量客观真实地呈现课堂的本来面貌,观察者必须了解与自己相关的影响观察的误差来源,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主观偏见对观察的不良影响。如,观察者自身的理论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经验,以及本人的兴趣、价值取向和教育观念,对学生各方面的固定印象等等,这些方面都可能使观察陷入偏差。 (二)课堂观察的内容及方法1.教材的利用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运用与整合、挖掘与拓展、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2.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提问的有效性、讨论的价值性、生成问题处理的艺术性及即时性评价等。3.教法的选择使用与学法的指导:教师教法选择的合理性、使用的有效性及学法指导的科学性等。4.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以及获取知识方法的途径等。5.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规范与习惯、反思与评价、能力与发展及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