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技巧 | 写出人物的灵魂来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赏析)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就初中写作来说,不管是命题作文(全命题和半命题),还是材料作文,都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写人的作文,侧重于人物描写,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写作过程中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而记事的作文侧重于写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目的是通过这件事传递事件的意义和写作主旨。
这两类作文各有侧重点,同学们在习作中应该注意。但是有些同学提笔就很头疼,看着题目茫然无措,只能歆羡语文大神们丝丝入扣地阐述,自己的文章却味同嚼蜡。这些同学深谙各类写作技巧,但是在行文中却很难用上。如果你很不幸地位列其中,那你应该仔细读一读这篇文章,因为今天号主想和同学们聊一聊怎样写好人物,写出他们的灵魂来。
 
→从名家名篇中探知写作奥妙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热情的描摹。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伟大的悲剧》《成功的秘诀》等。

《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
茨威格(奥地利)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非常喜欢。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可以写得更好,但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非常伟大的启示。那件事虽然微乎其微,但是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我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热炽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琪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拍拍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像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了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地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于是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他转身就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我。他显然为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也没有什么像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感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让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我想,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实在是太多了。
它最直接地告诉我们的,就是做事要专心。假如你做的那件事情是“好又值得的”,那么就应该付出你全部的热忱和努力——这么做不一定非得是要追求成功,可成功又往往会不经意地到来。这正如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接下来,我们还是重点说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给予我们的启示。
这篇散文仅仅一千多点字,却生动地刻画出了罗丹这位伟大的雕塑家的形象,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者成功地勾画出了罗丹的灵魂。
什么是一个人物的灵魂呢?就是人物身上最鲜明、最无可替代的一个特点,并且这特点往往与外在无关,而属于内在的性情方面。罗丹之所以是罗丹,正是因为他对待工作的专注和热忱。在本文中,作者茨威格便是牢牢地抓住并重点描述了这一点,从而成功地写出了罗丹这一人物的灵魂。
很多同学在写人物的时候,经常会从外貌入手,然后再写性格。这当然不是什么错误,但也并不值得提倡,因为如果老是这样写,一是显得僵板,二是可能会浪费笔墨——有些外貌描写没什么作用,比如“高高的额头”“大大的眼睛”之类,它们很难展现一个人物的灵魂(灵魂才是我们要描画的主干,别的只是枝叶,而枝叶太繁杂,反会影响主干的鲜明)。

课上,我和大家开玩笑,说每个孩子的母亲好像长得一样,因为对妈妈的肖像描写永远都是那么固定的几句:“中等身材,脸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一双黑得发亮的眼睛,眼角处爬上了隐约可见的几条鱼尾纹……”“母亲四十岁刚过,可是头发已经开始花白,脸上也爬上了皱纹,每一根白发,每一条皱纹都是她为子女费尽心血地见证。”
这样的文字,看起来很动情,其实是一种近乎敷衍的描写,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把母亲活生生地写成了外婆。
我们来看《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一文里,作者写他第一次见罗丹的时候,什么外貌描述都没有。而第二次见面,也是到了罗丹工作的时候,作者才写道:“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这就是作者告诉我们的罗丹的全部外貌特征,而就是这样的外貌特征,显然也是为展现罗丹的灵魂服务的。如果大家读得细心,会在后文看到作者又强调了一句“那身材魁梧的老人”。作者强调罗丹身材的魁梧,多少暗示了罗丹的伟大以及自己对他的敬仰,而强调罗丹的年老,更是突出了罗丹对工作的激情与热爱。
如何才能写出人物的灵魂呢?如前所说,你首先应该明确人物身上最鲜明的性情特点是什么,然后再重点描述这一特点。在本文里,作者就重点描述了罗丹忘我的工作状态。同学们可以细细去体会作者所抓住的那些细节——为什么要抓住它们?写出来有什么效果?如果是你,你能抓住这些吗?
在重点描写之外,我们还可做一些侧面的烘托。比如作者在多处提示了罗丹的伟大成就、朴素、亲切、年老等,就是从侧面说明了罗丹如此专注地工作,并不是出于对成功、金钱、他人崇拜等的渴望,他工作,纯粹是出于对完美作品的追求。这也是对罗丹灵魂的一种更全面地揭示、补充。

最后,要写出人物的灵魂,我想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作者本人对待写作对象的情感。我们经常能看到同学们写的关于宠物的精彩作文。为什么大家可以把一些小动物写得那么传神呢?主要就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大家才会关注、关怀甚至理解那些小动物,从而把它们写得活灵活现(或者说写出了它们的灵魂)。
而在《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这篇文章里,作者从一开始就怀着对罗丹的热爱、崇敬——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罗丹工作的时候,他能够静静地站在一旁,不去提醒或者说打扰罗丹。他是罗丹的一位真正的理解者。在被冷落了那么长时间之后,他非但没有抱怨,反而是“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所以说,你如果要写出一个人物的灵魂来,那么你首先就应该对他有足够的热爱或者说兴趣。
而推及开来,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是我们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一个重要前提。
 
→名家名篇欣赏

作者简介:北京人,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
曾有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早恋》、《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青春回旋曲》,报告文学《和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近著有《音乐笔记》、《纸的生命》、《遥远的含蓄》等。
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 母亲的窗口 》
肖复兴

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原文有改动)
 
【点评】
读完这篇文章,我特别感动,作者描写母亲,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窗”。因为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窗”,这是联系母亲和外界的纽带,也是母亲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归来的地方,甚至还连接着母亲的现在和过去,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而母爱,好像也是透过那扇窗口折射出来,极其夺目。
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因为她也很喜欢站在窗口,目送我出去,再迎接我回家,这的确是家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我想,所有人的家庭里,也应有这么一幅生动的画。同学们为何不将此素材记下来,写在亲情类作文里,一定会很动人。
 
→学生佳作

《 定格在心中的风景 》

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 刘楚钰
(龙呈千训学校投稿)

在我心中,一直有这样一道风景——它没有大漠孤烟的苍凉雄浑,也没有小桥流水的柔婉秀丽,更没有海市蜃楼的奇妙瑰丽,但在我心里,它却是最温馨动人的——
那是一年金秋,我回到老家,刚进院门,墙边两颗高大挺拔的板栗树便映入眼帘。大树如伞如盖,撑起一方天空,洒下一片阴凉。远远望去,深褐色的树皮上刻有岁月的印记,枝干上生长着层层叠叠的深绿色叶子,而叶子中躲着一个个青黄的刺球,上面缀有可口的板栗。
这时,已步入古稀之年的外公从屋里缓缓地走了出来,笑眯眯地看着我,那怜爱的目光,柔柔软软地洒了我一身。
“你难得回来,我给你打板栗去!”外公说着,匆忙进屋,把长长的竹竿拿来。其实他腿脚不好,一瘸一拐走得并不轻松,可瞅着他的背影,我分明能够感受到老人家发自内心的喜悦。不知怎的,心中突然涌起一阵酸楚。

我的外公皮肤黝黑,泛出如铁块一样的光芒,头上只有几根零星的“枯草”。他劳动了一辈子,也勤俭了一辈子,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外公总穿着一身的素色衣服,裤子上还有多处缝补的痕迹,但我知道,那是他老人家身上淳厚质朴精神的象征。他不太爱说话,沉默时,瞳孔最深处仿佛燃烧着熊熊炉火,所以,小时候的我特别怕他,总觉得他严肃得令人不敢亲近,俨然一尊铁铸的雕像,屹立在我的生命之中。直到我渐渐长大,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他给予我的温暖,才发现,他是一个慈祥、和蔼,极其容易亲近的老人。
或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这么一位老人,他从来不打骂你,只会在你犯错误的时候护着你,带着你溜公园,给你买平时爸妈禁止却总是垂涎三尺的零食,跟你玩弱智到不能再弱智的游戏。他把你当成宝,疼爱你到没有原则,而我外公就是这么一个人。
小时候,我很爱吃板栗,但凡我去外公家里,他都会带我去田地里打板栗,然后回家做“糖炒栗子”给我吃。后来,外公觉得田地离家太远,索性在自己后院种了板栗树,从此之后,那里变成了我童年的乐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外公打板栗的模样,那画面精彩极了!
他先是双手一攀,再一个跃身,一瞪一踩,便到了树半腰,然后冲我大喊:“躲远些,别抬头呀!”每次胆小的我都被吓得跑得远远的,抱头蹲在一边。只听噼里啪啦的一阵响,滚落了许多带尖刺的小球,仿佛下了一场栗子雨。我看得眼花缭乱,满地的栗子,数也数不清。而伴随着外公的一声“好了!”,我们就开始捡栗子。每一次,他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大个的栗子,再悉数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篮子的另一边。
这样的场景在我的成长记忆中出现过很多次,可今时今日,当外公再次在我眼前,举起长长的竹竿,眯着眼睛向树上打去的时候,我猛然发现,外公已不是曾经的那个身手敏捷的人了。他有着佝偻的腰背,深深的皱纹,鬓如微霜,头发花白……他已经老了,但不管岁月怎样流逝,他对我的爱却不曾变过。

随着竹竿的一起一落,树上成群的板栗纷纷落下来,掉落在地上。我站在一旁,静静地陪伴。外公打板栗的背影,已然定格在我心中,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
也许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唯有印在心中的回忆,可以重温旧日的温暖。
 
名家作品 | 网络
学生作品 | 投稿
组稿 | 小喵老师
配图 | 谢鸿老师
原创内容,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