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十大最强台风
1、2004年9月,天鸽台风中心气压高达935百帕,最大风力14级,对海南产生了一定影响。 2018年9月,山竹台风以940百帕的中心气压和14级风力接近海南,虽未直接登陆,但其影响仍不容小觑。 2016年10月,海马台风中心气压达到950百帕,最大风力12级,对海南构成一定威胁。 2015年8月,莫兰蒂台风以960百帕的中心气压和11级风力影响海南,虽未直接登陆,但引发的风波不容忽视。
2、海南十大最强台风分别是山风、威马逊、海燕、罗拉、楼兰、凤凰、天鸽、山竹、海马、莫兰蒂。山风 2005年7月山风台风,中心气压达到910百帕,最大风力为17级。威马逊 2013年6月威马逊台风,中心气压达到915百帕,最大风力为16级。海燕 2010年7月海燕台风,中心气压达到925百帕,最大风力为15级。
3、台风“威马逊”是海南历史上最严重的台风其中一个,它在文昌市翁田镇登陆时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了70米/秒,这一风速在中国气象记录中是前所未有的。 “威马逊”在南海获得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级中的最高等级——五级超级台风,这在南海是极为罕见的天气现象。
4、破坏程度:台风“威马逊”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其破坏程度严重,创下了建国以来登陆中国最强台风的纪录。受灾范围:在海南省,共有19个市县216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总损失达115226亿元。
5、台风“坦逗毕”于1973年9月14日凌晨4时左右在海南琼海县登陆,其中心最大风力达到70米/秒,超过了一般12级台风的上限。台风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路线移动,并在凌晨5点半左右影响到海口市。
三次登陆的台风“艾云尼”为何路径曲折?
中国气象局台风专家钱奇峰指出,通常情况下,台风是在副热带高压的南侧生成,并主要受其引导移动。目前,副热带高压较弱且向东撤退,与台风“艾云尼”的距离较远,这导致了引导气流的减弱。钱奇峰进一步解释说,由于引导气流减弱,台风移动速度减慢,且更容易受到微小外力的影响,从而导致路径多变,出现回旋和转圈的情况。
这次“艾云尼”三次登陆的缘故,可能与雷州半岛的地形有关,该地区山脉众多,导致台风无法顺利离开。顺带提一嘴,海温也对台风路径产生了影响,南海海域温度较高,为台风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同时,台风在登陆后,由于与陆地摩擦,能量会迅速减弱,使得它在短时刻内再次登陆。
导致台风打转的影响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引导气流的变化和台风自身的强度。当其缺乏引导气流或者受多个体系制约时,在台风相互影响、地形摩擦影响、西风带高频振荡、高空冷涡等的影响下,台风就有可能打转,其背后缘故错综复杂。台风打转虽看起来“炫酷”,但也会影响着它的寿命和强度。
气象专家介绍,由于“艾云尼”路径偏北,虽然可能加强为超强台风,但这个“风暴之神”未来对我国基本无影响,大家不必太担心。
“艾云尼”在6月6日6时25分登陆广物品部徐闻,之后在雷州半岛附近回旋。 该台风于6月6日14时50分再次登陆海南海口,并在7月20时30分第三次登陆广东阳江。 台风“艾云尼”在8日17时减弱为热带低压,并于9日移入广州境内消散,中央气象台在9日8时对其停止编号。
无锡2016年6月9号有没有台风
不会的吧!今年一号台风“尼伯特”已在7月10号凌晨3点在福建宁化境内减弱热带低压;二号台风“卢碧”还没有生成,目前只是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
年的台风有:尼伯特、银河、妮妲、电母、狮子山、莫兰蒂等。尼伯特 2016年1号台风尼伯特,英文名Nepartak,编号1601,密克罗尼西亚语含义是著名的勇士。7月9日在福建泉州石狮市沿海登陆。银河 2016年3号台风银河,英文名Mirinae,编号1603,韩语的意思就是银河系。
第16号台风“马勒卡”,9月16日开始在我国东海附近海域北上。第17号台风“鲇鱼”,9月28日在福建泉州的惠安县沿海登陆。第18号台风“暹芭”,10月3日进入东海东南部。第19号台风“艾利”,10月6日移入南海东北部。第21号台风“莎莉嘉”,10月18日在海南万宁和乐镇登陆。
如果对最晚生成一号台风的年份进行排序,2016年刚挤掉了在7月1日迎来“初台”的1973年,而今直逼1998年的纪录。那年,一号台风生成于7月9日。统计显示,西北太平洋年均生成26个台风,首个台风平均“降生日”是3月下旬。据此看来,今年首个台风已经“晚出生”三个多月。